请选择语言:中文 / English
基金经理分析报告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基金经理分析报告
百年未有之大变局---美国下一场经济危机

财新网专栏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Roqbc_q7B4Grn1L7nLxVQ

一个严重的经济危机总是表现为失业率高企,当然也一定是企业破产潮涌。如果这个危机还要让社会各界对经济的前景无限失望,还应该伴随通货膨胀以及政府的高负债与预算的高赤字。如此,这个国家的各种社会矛盾才会总爆发,深度冲击现有的各种制度性安排,而可能产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

       【财新网】(专栏作家 叶翔)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,企业大面积破产,失业率快速上升,从2008年2月的4.8%一年半后2009年10月上升到10%。但是只经过约两年的困难期,美国经济就进入复苏周期,失业率逐步下降,并在2020年初达到了50多年来的低位3.5%。期间没有明显的通胀。危机爆发前,美国政府负债尚不算高,负债余额与GDP之比62%。这为美国政府对经济的救剂提供了很大的空间,让政府有能力帮助经济渡过难关。到2012年底,美国政府的债务与GDP之比就达到了99%。

2020年初,新冠病毒爆发,为控制新冠病毒疫情及应对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,美国政府大幅增加政府支出,2020年结束,美国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可能会上升到130%左右。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,在美国经济没有结构性转变之前,未来美国政府的负债率还会以每年平均5-10%的速度增长,到2030年该比率将会超过200%。

2019年美国名义GDP为21.48万亿美元,其中个人与政府消费17.58万亿美元,占了82.1%,个人消费14.56万亿美元占GDP的约70%。2019年美国个人货物消费4.51万亿美元,占个人消费的比例约为31%,服务消费约占69%。消费的货物中,大约有62%左右来自进口,消费的服务中只有7-8%是进口的。这样,美国进口的货物与服务占其个人总消费的比例大约是25%,而本国的货物与服务占75%。

通胀有两类,外生性的与内生性的。由于美国消费中服务消费占了近70%,如果是内生性的,劳动力的成本就要快速增长,即假如货物价格不变,CPI要达到3%以上,服务价格就要上涨4.3%以上。服务成本中大约有90%是劳动力成本,这就意味着劳动力价格要上涨5%左右。但是如果劳动力成本能够快速增长,说明个人收入能够快速增加。居民个人收入能够快速增长,也说明经济增长良好,就业良好。显然,在服务业主导的经济体,内生因素是不会导致衰退与通胀并存,即所谓的滞胀。

第二种是外生性通胀。由于海外输入的货物与服务仅占美国境内消费的25%左右,输入价格增长10%,也只带来消费价格2.5%的增长。在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背景下,海外货物价格总的趋势将是上涨的,但由于中国等最重要的工业品供给国的劳动生产率仍在快速提高,全球货物价格不太可能出现两年或更长时间的双位数的增长。换言之,在全球化的背景下,商品价格本身不会出现长时间的上涨。

因此,美国进口货物与服务的价格要出现连续两年的快速增长,只有美元连续两年的快速下跌。

2020年5月底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位黑人乔治.弗洛伊德因为一个警官的粗暴执法,窒息而亡,引发积攒已久的种族矛盾大爆发,掀起全国性的平权运动,并扩展到欧洲等海外许多国家。

种族矛盾的背后是贫富差距的扩大,是渐渐严重的阶层矛盾,其深层的原因极为复杂,是经年累月的结果。2007年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.46,2018年达到了0.49。特别是中产阶层的萎缩,美国中下层人口在扩大,这成了美国社会不稳定的基础。

资本主义制度、市场经济、人对财富的追求本性,天然导致财富分配的两极化,将不时以种族冲突等形式表现。因此,解决种族矛盾的手段可能有多种,经济上对低收入种群的扶助将是重要的、现实的。

这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支出,另一方面提高了中低劳动力的价格。前者进一步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赤字,后者将扩大美国的贸易赤字。

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,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只有9千亿美元左右,为应对危机,美联储在市场上持续购买金融资产,到2014年底5年间达到4.5万亿美元。从2018年初起,在经历了一年半多的短期缩表之后,资产规模下降到3.75万亿美元左右,2018年9月因美国股市下跌,美联储再次扩表,2020年2月底增到了4万亿美元。特别是2020年3月新冠病毒开始在美国流行,美国经济与股票市场受到巨大冲击,作为应对之策,美联储再次大规模快速购买金融资产,资产规模急速扩大,到2020年6月三个月内增加到了7.2万亿。

财政赤字不断扩大,贸易赤字不断扩大,美联储货币投放不断扩大,无论是从金融理论还是从汇率理论看,这三个“扩大”都指向美元的贬值。但是,如果用美元指数DXY为指标,2008年危机爆发前,美元指数为80左右。危机爆发后,由于危机源起于美国,该指数经历短暂下跌,达到72后,就开始了反弹,并在2014年美国经济复苏进一步确认后,美元指数进一步反转,冲上了104的危机后高点。

当然,由于美元指数反应的是美元与欧元、英镑、日元、加元等国家货币的关系,其中欧元的比重超过了50%,而这些国家这几年的经济状况同样不尽如人意,尤其又经历了欧债危机、英国脱欧等事件的负面冲击,因此以该指数为指标,美元没有贬值,反而上升了。

然而,即使不用美元指数,而是相对于人民币-新兴经济体货币中的最强币,美元兑人民币在2014年初达到最高的6左右,此后随着美元升值,人民币也进入贬值期,特别是在2005年8月人民币汇改之后,人民币贬值有所加速,并在2016年底跌到7.15.。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,美元总体贬值,人民币也上升到2018年初的6.2左右。但是2018年3月开始,在美国发起贸易战之后,人民币再次进入贬值通道。

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,当全球经济复苏时,美元就下跌,而一旦全球经济、政治与金融市场出现风吹草动,美元就开始升值,也就是说,美元总是与具有全球性影响的负面事件负相关。

这种相关性正是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所决定的。当全球经济出现恐慌、危机时,市场主体不仅会厌恶风险资产,也不仅需要流动性资产,而是要追求最后的支付手段。比如,1930年大萧条爆发时,民众就大量将纸币换成黄金,因为当时货币制度还是金汇兑本位,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。如果只是追求流动性,有许多欧元资产、日元资产也有同等的流动性,而只有美元才是当下全球的最主要支付手段。

美元的这种国际地位确保了美国经济在目前阶段不会再出现滞胀,即衰退的同时还伴随着通胀,也不会演变成不可控制的社会无序。因为,每当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时,市场主体由于担心会拖累全球经济而恐慌,资金涌向美元与美元资产,推高美元,降低美债的利率,美国政府仍可以通过大量发行债券筹措资金,帮助失业者与困难者,并救助经济,美联储可以进一步发行货币购买美国的金融资产,以维护市场信心。

因此,美国经济再次出现滞胀要在美元失去现有的国际地位之后,或者失去现有国际地位的趋势已经比较清晰之时。此时,由于美元的快速贬值推高美国国内物价,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,美联储不仅不能增发货币购买金融资产,还被迫收紧银根以提高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信心。在紧的银根与高利率下,企业倒闭,失业上升;同时,已经债台高筑的政府在融资成本上涨的情况下,无力扩大债务规模,增加财政支出,挽救经济。糟糕的经济会进一步打击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信心,而使美元进一步快速贬值,这又会恶化美国经济的困境,从而演化为一场持续多年的社会与政治危机。

那么,哪些经济指标的出现会让市场开始质疑美元的国际地位,几十年形成的信心开始动摇?

这个时间点的出现,应该是在于市场开始认为美元是可替代的,可以有另一个或者多个货币来替代美元之时,其中还必须有一个主货币。从现有各国货币看,最有希望的替代主货币是人民币。

市场要达到这样的状态,应该有几个综合的指标。一美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要在20%以下,美国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比重低于10%。2019年前者约为24%,后者约为15%。二人民币国际化达到相当的程度。这又有至少两个指标。第一,中国对外贸易额的50%以上是用人民币结算,且用美元结算的比例不超过20%。2019年,中国对外贸易额的20%左右是用人民币结算,人民币十年国际化的结果。第二,人民币成为中国之外的主要工业品生产国之间的贸易结算货币,且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20%。第三,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足够大。

美元一旦快速下跌,就不仅带来美国的经济危机,必然同时还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,其影响程度更甚于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。当时的危机造成金汇兑本位的终结,黄金不再是支付手段,却强化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本位,是一种体系的自然演进,就像甲壳类动物,需要脱壳而成长,脱掉了金汇兑本位,成长为美元本位。而这次危机可能会造成国际体系中美元本位的终结,是一种体系对另一种体系的替代,其影响程度可能超越金融领域、经济领域,达至社会与政治领域,当是百年未有之现象。

Copyright © 香港汇信资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  Powered by www.linkchant.com